找到相关内容218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永嘉大师禅学思想窥探

    如最早的禅籍《般守意经》就是以“数、随、止、观、还、’净”六妙门来教人习禅的,所以要真参实悟就离不开止观。众生的心都是妄想,只有断除妄想,才能见性成佛,大死一番而后大活,见性后而真性现前,心与法界,...,慧可之心识,以心印心即为中国禅宗之始。此后,见性成佛之法灯,灯灯相续,到唐朝六祖惠能便宣告禅宗一大体系基本完成。考其禅学思想的发展,却不尽然。严格讲,禅学一传入中国就一直获得广泛流传。   从《...

    修 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92256585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发展史及寺院分布

    ,据日本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收录为13520卷。   大乘经典的传译 佛经的大量翻译,始于东汉桓帝时(146-167)到中国的世高和灵帝时的支娄迦谶。世高虽以传译《般守意经》等小乘经典为主,但...僧伽制度 出家僧众遵行的戒律,汉地相传有五部。自唐代律宗兴起,推行《四分律》,基本上保持印度传统,但也具有自己的特点:1、出家僧徒自道以后一律以“释”为姓;2、憎徒必须素食;3、不行乞食,安居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35558102.html
  •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禅法与艺术构思理论

    般守意经》后;“不净观”按《五门禅经要用法》所言乃对治“贪爱多者”,方法是意守白骨死尸等人身不洁之象,冀求破除色欲,世高译《阴持入经》、鸠摩罗什译《禅秘要法经》等均有记载。“念佛法”是先观佛像,相相...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禅法是佛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小乘佛教讲“戒、定、慧”,大乘佛教讲“六度”,其中都包括禅定一项。东汉世高“其所敷宣,务在禅观...

    黄鸣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4058351.html
  • 从六朝佛典的汉译与编辑看佛教中国化问题

    净度三昧经四卷、抄摩诃摩耶经三卷、抄胎经三卷、抄央掘魔罗经二卷、抄报恩经二卷、抄头陀二卷、抄义足经二卷、抄法华药王品一卷、抄维摩诘所说佛国品一卷、抄维摩诘方便品一卷、抄维摩诘问疾品一卷、抄般守意经一卷...文”“质”论争,以及释道(312-385)的“五失本三不易”论等。同时,前者(1)的问题既与后者(2)有关连,又涉及更为根本的问题,如(1a)汉译中的省略、消除,以及(1b)加笔、插入问题等。  ...

    船山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80358377.html
  • 问禅——禅与史实

    ”的超越意识。以后各家对禅的理解,便越来越多的沿着这一思路,着重于幽明玄密的心境向前发展。世高的弟子康僧会序《般守意经》则强调定的结果是明,即所谓“厥心即明”,...不同。当其位极人臣之时,赵宋王朝内忧外患。庙堂之上,纲纪不整;江湖之远,民不聊生。身为宰相的王安石难免政务繁忙,加之同僚攻讦,应接不暇,成败得失,终日萦绕胸间,致使其废寝忘食,忧心忡忡,坐立难。于是他...

    麻天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4859631.html
  • 觉意三昧与四句无生门

    阿含经》而出,也就是著重在“念、法、精进、喜、轻、定、护”等七种步骤来修持“觉意”,修持吾人的意念成为寂灭的菩提。  《般守意经》、《普耀经》 等早期汉译佛经也提到“觉意”,但是不离前述《阿含经》...大智度论》的讨论之三个阶段,到了慧思大师的“随自意三昧”,才变成天台宗的重要止观法门。[3]简言之,首先,《阿含经》提出对于如来之所说而加以“七觉意”的“念、法、精进、喜、轻、定、护”之修持。其次,《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33359901.html
  • 论六朝江东士族信仰的变迁

    谢敷对有关修行的禅数之学极为重视,他曾为两部有关禅定的佛经《般守意经》和《合首楞严经》作注。不言而喻,谢敷之所以钻研实践色彩很浓的禅数学,是由于他在探究般若义理所需要的玄学方面基础薄弱,而江东地区又...》、《郗与谢庆绪往反五首》,《书与谢庆绪论十住》往反四首,《傅叔玉重书并谢答》三十二字,谢氏《识三本论》,《支道人书与谢论三识并答》、《戴道书谢论三识并答往反三首》。由这些目录可以想象谢庆绪在佛理...

    吴正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4360033.html
  • 儒佛道三教关系和我国佛教的发展

    出入息而守住心意,消除烦恼,领悟佛教真谛,最后达到涅槃解脱境界。  这与道家的清净无为显然不是一回事,但《般守意经》中却说:“谓清,般为净,守为无,  意名为,是清净无为也。”[4]经中还直接用“...佛经,也都程度不同地打上了  儒道的思想烙印。  根据现有记载,最早来华的译经大师是世高,在他译出的佛经中就广泛使用了中国道家固  有的“元气”、“无为”等概念,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佛教的原义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4960040.html
  • 禅病疗法

      蓝吉富  一、前言   禅法的流传,在中国是渊源甚古的。在佛教初输入中国的东汉末年,两大译师──世高与支娄迦谶所传译的佛典,就有为数不少的禅经与大乘三昧佛典。尤其是世高,所译的《般守意经》、...多所取资。如《治禅病秘要法》、《般守意经》、《坐禅三昧经》、《禅法要解》……等禅经也都常见引用。   从智顗的禅学著述中可以看出,智顗是以他个人的坐禅经验,加上汲取丰硕的佛典知识及其他条件,乃形成他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5561880.html
  • 论佛教医药对中医药的影响

    、《外台秘要》等医书中都有反映。世高译的《般守意经》、东晋佛陀跋陀罗译的《达磨多罗禅经》、后秦鸠摩罗什等译的《禅秘要法》等佛经谈到佛教坐禅的一些方法以及注意事项,认为坐禅的步骤是:静坐―入定―观想...的史实给我们这样一个印象:中医发展史上的佛教影响,时间久远而内容广泛。  佛教在中国的弘传是和佛经的翻译分不开的。著名的翻译家有东汉的世高、支谦,晋代的竺法护,后秦姚兴时(394-419)的鸠摩罗什...

    邓来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95761962.html